目前您的位置:略過巡覽連結首頁保險新聞

2011/10/28
【經濟日報/記者李淑慧/台北報導】

股票波動影響保險業資本適足率(RBC)甚鉅,金管會研議引進國外「資產評價準備金」制度,讓RBC不會隨著股市波動而大起大落,紓解保險業增資壓力。

所謂「資產評價準備金」,是「水庫」的概念,在股票有未實現利益時,可多提準備,有損失時,可以回沖,以降一股市波動對RBC的衝擊。

金管會現正研議股票、債券等有價證券的未實現損益,可提資產評價準備金。至於不動產、外匯等,則不打算納入。此制度最快後年上路。

金管會官員昨日指出,「資產評價準備金」制度,僅供主管機關監理使用,只影響RBC計算,不影響保險公司損益、淨值等財報數據。

受歐美債信風暴影響,今年下半年台股從高點8,817點反轉,到昨天收在7,565點,下跌14%。若一家壽險公司投資股票部位1,000億元,則投資股市的未實現損便就高達140億元。因股票部位多半放在「備供出售」,股票未實現損失將使淨值減少140億元,在計算自有資本時,也會減少140億元,殺傷力非常驚人。

三年前在金融海嘯期間,因台股暴跌造成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驟降,金管會推出暫行作法,允許保險業的股票未實現損益打兩折計算。今年歐美債信危機造成台股波動,業者又要求股票損益打三折計算。

金管會官員表示,股市對RBC影響很大,主管機關時常得因股市變化,對RBC計算採取暫行措施,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。因此,參考美國、日本作法,研議採行資產評價準備金制度。
 


附檔:
[2011/10/28]
保險業RBC 將不隨股市起舞
保險業RBC 將不隨股市起舞